綵衣堂前瞻帝师

  綵衣堂前瞻帝师

  翁氏府第是常熟一张经久不衰的名片,它立在古城区的翁家巷门2号,是一座典型的具有江南明清建筑风格的豪宅帝师。此宅原为明代桑氏所建,后为古琴家严澂所有。清道光年间,由翁同和之父,体仁阁大学士翁心存购得,作为奉养母亲之所。

  作为清代重臣,同治、光绪帝师翁同和,青少年时期曾在此度过帝师。他自幼攻读经史,26岁(1856年)考中状元,历任翰林院修撰,都察院左都御史,军机大臣,总理各国事务衙门大臣等职。他在朝40多年,参与了中法战争、中日甲午战争,对西方列强的本质认识得十分清楚,所以他赞同戊戌变法,支持光绪的改革,主张开设近代银行、修建铁路、兴办新式学堂等,他的一系列维新措施,被慈禧太后视为“叛逆”,而.罢官回归故里。

  翁氏故居包括门厅、轿厅、綵衣堂、后堂楼和双桂轩等,共为七进帝师。第一进门厅,厅中屏门额上高悬一块真金描绘的“状元第”匾,两边厢房为仆人的住处。第二进是轿厅,为客人歇轿与主人会客之处。第三进主厅綵衣堂,为迎宾和举行婚庆等礼仪之用。第四进为厅堂楼阁,为主人及家属的居住之处。五进为双桂轩,庭院开阔,供观花赏月的地方。六进称下房,供侍者所用。第七进是主人祭祀的场所。

  正厅“彩衣堂”布置得典雅而庄重帝师。它用二十四孝里“老萊子綵衣娱亲”的典故,翁家执迎宾之礼,或操办婚庆寿宴,都选在这座厅堂。堂的正面悬挂巨幅中堂,是据后人回忆补绘的富贵牡丹图,两旁有翁同和手书对联:“绵世泽莫如为善,振家声还是读书”,强调与人为善、读书振家的重要性,可视为翁家传世的祖训。

  綵衣堂东侧是花厅,又称玉兰轩,是翁同和文物陈列室帝师。玻璃柜中陈列着他批点过的《管子》一书,还有他使用过的砚盖,有他写的题识。厅后壁悬挂的真草隶篆四体“虎”字四条屏,是他七十二岁时所书的拓片。对照《翁同和日记》,光绪28年正月17日有段文字:“戊寅二时起,秉烛写‘虎’字数十幅,淋漓纵逸,亦自斋遫,如对神明,人或藉辟邪也。”此时翁同和已处于“叹息无家老逐臣,只余两膝拄孤身”的贫病交加之中,奋力书写“虎”字,以求“神虎镇邪”,给他带来吉兆。

  在玉兰轩的西侧,还有思永堂、柏古轩、明厅、春阳书屋及小南国园林等建筑帝师。其中春阳书屋值得一看。书屋内的书案摆放文房四宝,后墙正中悬挂“岁寒三友松竹梅”图轴及翁同和为常熟“铁琴铜剑楼”主瞿式耜撰写的对联“入我室皆端人正士,升此堂多古画奇书”的拓片。之旁还有古朴的《二十四史》书柜,透出浓浓的书卷之气。

  与玉兰轩平行有一知止斋,是主人会客之处帝师。楼上藏书,楼下评画,在当时很有名气。翁同和与其父翁心存都喜藏书、读书,家有知止斋是情理中事。当初,翁心存命名书斋,取老子名言:“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久长”之意。其实,知止是一种境界,身居高位的他以此作为座右铭,时刻告诫自己不能贪欲,要努力克制。

  轩后有翁同和塑像,背板为康有为“维新第一导师”题词帝师。展柜陈列中华书局出版的《翁同和日记》(1一7卷)。他一生信守居官须讲操守的格言,他担任户部尚书十余年,统掌全国财政大权,仍旧两袖清风,囊无余资,晚年生活需靠亲友接济。革职后每天作字十余幅,或作消遣,或作换取生活之费用。对于今日的贪官,不啻极好的讽刺!

  走出翁氏故居,翁同和的形象越显高大,需用“高山仰止”的眼光观之帝师

上一篇:痞幼也开始玩变装?科技冰雪女王设定超带感
下一篇:感念帝师唐瑜入川600年

留言评论

暂无留言
请先 登录 再评论,若不是会员请先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