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淑敏《女心理师》一书中失实的叙述

  毕淑敏老师的《女心理师》一书在畅销书榜单上成绩很好,这说明公众很关心这个行业,关心这个行业为什么人服务,怎么服务,从事这个行业的是什么人,他们怎么工作和生活女心理师。

  可惜的是,这本书中不真实的地方很多,令人困惑女心理师。因为毕淑敏老师本人也是心理咨询师,同时也在做心理咨询,有一些内容和细节是应该真实且安全没有必要虚构的。当然,小说是小说,有个人化和理想化的成分,毕淑敏老师在后记中也特别指出了这一点。不过,我还是认为有些东西迫切需要被澄清,因为毕淑敏老师这样有影响的人,这样有影响的作品,既可以引导公众正确看待和了解一个行业,也可以误导公众,对一个行业产生歪曲的印象。

  最重要的失实的地方女心理师,来自以下几个方面:

  一、从业人员

  书中的主人公柴绛香(贺顿)是一个文化很低的来自农村的护工,经过类似奥•赫本在《窈窕淑女》里的离奇经历后,气质得到很大改善,人格的得到巨大成长,又上了心理咨询师的培训课,就成为了咨询师女心理师。这里有两个明显的虚构,一是心理咨询师的个人成长是需要契机,但是没有那样童话一般的;第二是仅仅上了心理咨询师培训课程几乎是不可能从事这个行业的。这里要做特别的说明,首先心理学和心理咨询是不同的,不是从事心理学教学与科研工作的人都可以做心理咨询,心理咨询只是心理学这个大学科的应用当中的一个小小的分支。例如有些从事实验心理学研究的,一辈子只和小白老鼠打交道,他就不懂得心理咨询。其次,心理学和心理咨询教程所教的,是知识,心理咨询本身,却是技术。从知识到技术的转化,是需要一个过程的。就好像学了理论知识而不学实际操作,是不可能学会开车的。心理咨询师考试,仅仅是一个形式,通过考试代表具备国家认可的从业资格,不代表具备从业的能力。这和很多优秀的会计考不上注册会计师,而很多考了证书的却没有实际工作能力,是同样的道理。在这个问题上,我们的老师也反复讲,老师只负责教大家考试拿证,不表示拿了证就等于掌握了心理咨询的技术。事实上,无论哪里,每年取得资格证书的人当中,真正从事心理咨询工作的也就是一成左右。另外,心理咨询师是要求很高的人文修养和人文关怀精神的,这不是一般的技术,不同于修车或者开发软件,对这个技术的理解和应用,与咨询师自身的人文素质关系密切。像柴绛香(贺顿)那样的背景和经历要成为一个合格的心理咨询师,几乎是不可能的,她的经历更适合成为一名传播宗教信仰的义工。

  二、咨询工作室的场地布置

  在书中,毕淑敏老师为我们描绘了一个非常正规,甚至奢华的专业咨询场所女心理师。首先出现的道具是“弗洛依德榻”,这其实是一个很老式的精神分析工具了,有人还在用,也有人已经放弃使用了。这个问题不大。整个咨询室分为接待区、候诊区、治疗室和多功能会议室(用于开会、督导、示教和“偷窥”)。这虽然比较奢侈,因为一般的工作室不会那么大,但也还说得过去。真正的问题在于单向玻璃、摄影和录音设备。一般的工作室绝对没有这些东西,只有研究机构或者医院的心理咨询室才会有,而书中的主任公明显只是一个个体户。这涉及到心理咨询的工作规范和职业道德,保密性原则是最被看重的,工作过程中是不允许笔录、录音和录象的,除非征得当事人的同意。但是这些设备的存在本身就是刺激当事人去启动心理防御机制的暗示物,所以一般的工作室绝对不会使用这些设备,因为这会成为咨询师和求助者建立关系的障碍。

  三、关于督导

  书中写到柴绛香(贺顿)为了解决自己的问题去找一个老权威进行督导,发生了匪夷所思的事情,也可以叫做事故女心理师。督导,简单地说,就是为心理咨询师做心理咨询。它几保证心理咨询师自身的心理健康,也帮助心理咨询师提高技艺,解决疑难。书中的那位权威人士,采用很极端的方法为绛香(贺顿)做治疗:用性交的方式来挖掘她早年的性创伤,而且从叙述来看,这个人不止一次采用过这个方法来进行“督导”。其实这是现实当中几乎不可能发生的,虽然按照客体关系理论来看,咨询师本人就是一个治疗的容器,但是要真正行动起来,是谁也不敢那么干的。我本人参加过的督导,都只是一点花拳绣腿的比划而已。真正的心理咨询师,是很谨慎的,因为我们对人的精神知之甚少,每个人又都是一个世界,情况千变万化,不能以经验和理论来概括一切,然后就随便下刀。

  四、关于职业道德和价值观念

  心理咨询师对道德和社会规范的理解,与大众是不一样,但是也并非完全反道德反社会女心理师。差异,不等于对立。心理咨询师的理解,是更大,更深,更具备包容性,也更全面。至于心理咨询师的个人生活,在很多方面,其实是很平静很普通的。好的咨询师不仅不爱在媒体露面,而且绝对不会在公开场合做心理治疗。因为这违反那保密性原则,是不尊重当事人的。而书中说电台要开节目,自己付费给咨询师来上节目,这样的事情十年前很常见,现在几乎没有了。主要原因一是经济方面,想拿钱和电台合作的个人或者企业实在太多,电台没必要自己出钱,另外呢,很有分量和功力的优秀咨询师不会为了自己的名声而违背保密性原则,而且也没有必要,因为他们不需要去宣传自己,就已经很忙碌了。像央视心理访谈那样的做法,行业内是存在争议的。

  至于书中说到的,在大街上遇到自己的“患者”,要装做不认识,那就太夸张了女心理师。毕竟心理咨询师是正当行业,不是夜总会的小姐。而且心理咨询师的工作内容,往往包括了帮助当事人去面对和重新认识自己的痛苦经验的部分,所以在日常生活中,咨询师不一定会回避当事人,而是否打招呼,更多是取决于当事人自己的态度,关键是当事人能否正确看待自己的痛苦,能否正确看待自己向心理咨询师求助这个事实。

  希望这本书的读者不要看了书以后,就认为心理咨询师就是一个自己有病还妄想去给别人治病的人,不要认为向心理咨询师求助是神秘而冒险的事情,不要认为只有精神病人才会去找心理咨询师女心理师。

上一篇:为毕淑敏老师的《女心理师》可惜,其实意义可以更高一些
下一篇:[旧书交流]最近看的书总结:《女心理师》、《女同志》、《新结婚时代》、《驻京办主任》等

留言评论

暂无留言
请先 登录 再评论,若不是会员请先 注册